- 金振国;单大鹏;沈海军;高利;董晓慧;
为拓宽玉米种质遗传基础,本研究以美国地域性近缘品种杂交组建的基础群体经3轮改良选育出的8份自交系为被测系,以美国自交系PH6WC和PH4CV及欧洲自交系9F592和6F576为测验种,以先玉335和德美亚3号为对照,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对8个自交系的产量性状遗传力及配合力进行研究,分析其潜在利用价值。结果表明:所选育的自交系SK1、SK3、SK5和SK6的GCA效应值较高,受环境变异影响较小,有直接利用组配杂交组合或改良利用的价值;经过对32份杂交组合产量性状SCA与对照相比较,被测系与欧系的杂交组合9F592/SK6、6F576/SK3、9F592/SK5的SCA效应值在整体组合中占前三位,PH4CV/SK1、PH6WC/SK4的SCA效应值也较高,在整体组合中分别占前4、5位,表明地域性近缘玉米品种间杂交组建群选系,尽管血缘背景复杂,与地理近缘系组配也能筛选出优良组合,但是与地理远源系组配强优势杂交组合的几率要更高、组合的优势要更强。同时也说明了利用地域性近缘优良玉米品种间杂交组建群体,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达到扩充种质遗传基础的目的,从中选育优良自交系是可行的,并可建立地域性近缘品种杂交群体选系×地理远源系的杂优模式,提高选育强优势杂交组合的几率。
2021年05期 No.323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唐克;
为筛选出优质、高产、抗逆性好的优良沙棘品种,本文以中国沙棘亚种雄株、中蒙杂交沙棘优株以及以俄罗斯大果沙棘为代表的蒙古沙棘亚种为育种材料,采用人工套袋授粉的方式,进行有性杂交筛选优良株系。结果表明:以杂交沙棘优株为母本,以蒙古沙棘亚种雄株为父本组配沙棘杂交组合,所得种子数量最多,其播种出苗率、存苗率及苗木质量均优于蒙古沙棘亚种为母本的杂交组合,在沙棘有性杂交育种过程中,杂交沙棘优株更为适宜作为母本材料组配杂交组合。
2021年05期 No.323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5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董文军;孟英;张俊;唐傲;刘凯;张喜娟;刘猷红;来永才;
秸秆还田是东北地区水稻秸秆综合利用的一种主要方式,对盐碱地改良起到重要的作用。在秸秆粉碎均匀抛撒以及合理整地的基础上,搅浆环节对于防止水稻秸秆漂浮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促进水稻生产中秸秆还田条件下搅浆平地机具的合理选择,本文在秸秆还田和秋整地的基础上,通过完全随机区组试验比较了有动力搅浆和无驱动搅浆方式对水稻产量及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有动力搅浆相比,无驱动搅浆的土面下降高度和秸秆漂浮量分别显著降低37.9%和33.7%,秧苗的新生白根数显著增加16.2%,>2 000μm和250~2 000μm土壤大团聚体所占的比例分别显著提高了17.7%和75.0%,土壤微团聚体(53~250μm)的比例显著提高了50.6%,而土壤粘粉粒(<53μm)的比例显著降低了17.0%。与有动力搅浆相比,无驱动搅浆可使0~40cm土层的土壤容重降低2.1%~7.8%,但差异均不显著,降低土壤穿透阻力,但可提高0~30cm土层的砂粒所占比例。有动力搅浆与无驱动搅浆的水稻籽粒产量无显著性差异。综上所述,无驱动搅浆可以有效抑制搅浆后的秸秆漂浮,改善土壤物理性质,且不影响水稻产量,是秸秆还田下稻田搅浆方式的理想选择。
2021年05期 No.323 8-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0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吴玉;彭杰椿;黄相伟;邓英毅;易若兰;郑虚;
为选育适宜广西地区雾培生产的微型薯高产优势品种,以2个马铃薯新品种(系)为材料,研究其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农艺性状的变化,并比较不同栽培方法对微型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雾培生长时间的增加,雾培马铃薯两品种(系)桂农薯1号和品系20号的株高、茎粗、节位数、叶片数、匍匐茎长度及根长逐渐增加。其中品系20号的株高、茎粗、节间长度、单株结薯数、单株结薯重均大于桂农薯1号,而叶片数、匍匐茎长度和平均单薯重均小于桂农薯1号;二者的根长则无显著性差异。两品种(系)雾培马铃薯的单株结薯数(10粒以上)、单株结薯重、平均单薯重(大于5g)分别是基质栽培的7~9、12~15和1.6~1.7倍,且品系20号的雾培增产效果优于桂农薯1号。
2021年05期 No.323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吕涛;孙晓东;刘翠翠;宋鹏慧;杨光;周双;张静华;
为进一步提高草莓的产量,改善果实品质,分别在草莓定植后,进入旺盛生长期、现蕾期、果实膨大期对供试草莓品种红颜,进行不同的施肥处理,设T1(氨基酸螯合肥)、T2(EDTA螯合肥)、T3(腐殖酸螯合肥)、T4(糖醇螯合肥)、T5(常规施肥)、CK(不施肥,喷施清水),研究不同螯合肥对草莓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T4处理的草莓植株株高和茎粗均最大,其次为T1处理;T1处理的叶面积最大;T2处理的SPAD值最大,其次为T4处理;T4处理的植株地上部鲜重、地下部鲜重、地上部干重和地下部干重均最大;T4处理的根冠比和干鲜比最大;T4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大,其次为T1处理,两者差异不显著;T4处理的VC含量最高,固酸比最大,可滴定酸含量最低;T4处理的产量最高,其次是T1处理。施用不同螯合肥均可提高草莓植株的株高、茎粗、叶面积、SPAD值、生物量、根冠比、干鲜比,同时也可提高草莓的产量,改善果实品质。综上所述,T4处理的糖醇螯合肥效果最佳,其具有更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2021年05期 No.323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下载次数:4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刘景坤;张博超;李鹏;
为通过营养调控提高西蓝花的产量和品质,本研究以西兰花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试验方式,设置4种施肥方案,AF(常规)、CK(减氮增磷钾)、BF(CK基础上增施菌肥)、CF(CK基础上追施水溶肥、微量元素),研究了养分调控对西兰花关键指标、病害发生程度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能显著提高植株株高、株幅、茎粗、茎长、茎叶鲜重;CK处理适当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可显著降低花球球腐病、霜霉病、黑腐病发病率,促进西兰花花球生长,提高产量,增产率为8.27%。BF处理在合理施用化肥基础上配施微生物菌肥后可显著提升植株长势以及花球重量,同时显著降低病害发生率,增加产量,增产率为13.68%。CF处理在CK的基础上补充钙肥能显著降低西兰花花球球腐病的发生,提高产量,增产率为11.46%。由此可知,冷凉区西兰花生产用肥应适当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配合微生物菌肥,追施钙肥。
2021年05期 No.323 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青超;王立达;赵秀梅;兰英;刘悦;韩业辉;刘洋;
为减少烟草田化学药剂使用,提高烟叶品质等级,本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设5个茧蜂和烟蚜比例处理,处理A~E蜂蚜比分别为1∶5、1∶10、1∶15、1∶20和1∶25,调查不同蜂蚜比条件下的单株蚜量、寄生率和相对防效。结果表明:不同蜂蚜比条件下平均单株蚜量、寄生率、相对防效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放蜂后第15天,单株烟蚜量达到最低值,处理A、B烟蚜量分别为86.1和98.4头;寄生率达到最高值,处理A寄生率最高,为63.9%,其次是处理B,寄生率为59.0%;蜂蚜比和最高寄生率之间拟合方程为y=-21.493x2+7.081 4x+0.083 5;相对防效达到最大值,处理A相对防效72.0%,处理B相对防效75.2%。由此可知,蜂蚜比1∶5和1∶10条件下可有效控制烟蚜数量,同时有较高的寄生率和相对防效。
2021年05期 No.323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闫嘉琦;闫向东;吴京姬;郎贤波;许震宇;金学勇;康哲秀;
为防治马铃薯早疫病,本试验对4种药剂在3个地区进行田间试验,对马铃薯安全性、产量及成本进行分析。结果表明:70%丙森锌WP、52.5%噁酮·霜脲氰WG、18.7%烯酰·吡唑酯WG、25%嘧菌酯SC在推荐使用剂量范围内对马铃薯早疫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无药害产生,防效在60.81%~78.60%,马铃薯产值增加97.4~294.4元·667m~(-2)。4种杀菌剂在推荐剂量范围内对马铃薯安全,防治效果较好,成本较低。
2021年05期 No.323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高自男;熊仁次;谭占明;
为明确影响阿拉尔垦区枣皱胴病发生的相关因子,进一步降低发病率,本研究于病害发生初期,通过采用定点定期调查的方法,开展不同枣树品种、不同树龄、不同种植密度、灌水方式、施肥处理等栽培管理模式对枣皱胴病发生的影响的调查。结果表明:枣皱胴病从7月中旬开始发生,随后不断加重,9月中旬至10月中旬为田间发病高峰期。骏枣病害发生重于灰枣;不同树龄的树体发病率有明显差异,5年生枣园发病率较低,13年生的枣园发病率较高;枣园种植密度不同,枣皱胴病发病率不同,枣园种植密度越大,病害发生率越低。2.0m×3.0m种植密度枣园的发病率为最低,1.5m×2.0m、1.5m×3.0m这两种模式下的种植密度均有发生,但两者之间没有明显影响;大水漫灌枣园的发病率高于滴灌枣园的发病率;施入有机肥、复合肥和专用肥枣园的发病率均低于施尿素等化学肥料的枣园。枣皱胴病现象在阿拉尔垦区发生相对普遍。品种、树龄、种植密度的差异、灌水方式以及不同施肥处理等因素对该病的发生均有一定影响。
2021年05期 No.323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赵云彤;王玉莲;范书华;董清山;邢立伟;解国庆;王艳;
为促进牡丹江地区蔬菜对外贸易发展,本研究对5个不同彩椒品种进行棚栽试验,通过品质、外观与产量的对比分析对其进行品种筛选。结果表明:黄贵人和天宏2号两个品种综合性状好,生长势较强,增产潜力大,椒果商品性好,果实硬、耐储藏,适合长途运输,成品果产量及效益显著高于对照品种茄门甜椒,建议在牡丹江地区推广种植。
2021年05期 No.323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任婧;杜小平;王迎宾;司鲁俊;薛志霞;王雅楠;
为促进番茄新品种选育,本研究对46份番茄新品种的12个农艺性状进行调查,同时对不同果形番茄的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大中果形与小果形在单果重与横径、单果重与果肉厚方面呈正相关。大中果形与小果形在其他性状方面相关性表现不同。大中果形番茄单果重与横径、纵径、果肉厚、心室数呈正相关,与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坐果数呈负相关;硬度与纵径和果肉厚呈极显著正相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株高和节间长呈正相关,与果肉厚、纵径、单果重、横径、茎粗呈负相关。小果形番茄在果形指数、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坐果数方面均与其他性状相关关系不显著。
2021年05期 No.323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5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赵丽娜;王健君;王伟;陈乃实;栾立宏;邵春雨;
为筛选适宜吉林地区栽培的厚皮甜瓜品种,以7个厚皮甜瓜品种为材料,以无土栽培形式进行栽培试验,测定其植物学及经济学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抗病F-3800和玉雪品种果形良好,产量高,果实品质好,口感香甜,玉雪口感更胜一筹;金姑娘果实品质最好,口感细软、甜,但产量低;金蜜品种相对产量高,品质上乘,口感脆甜;天仙口感一般,果型良好,但营养品质低;京玉黄流星、京玉白流星的品质和产量中等。玉雪和抗病F-3800综合性状好,适合吉林地区基质栽培种植。
2021年05期 No.323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健君;马仲炼;程立君;师睿;袁芝羽;王世敏;
为延长洋桔梗切花保鲜时间,以洋桔梗切花为试验材料,运用L_9(3~4)正交试验,通过对洋桔梗切花瓶插期间的瓶插寿命、切花观赏值、花径变化、开花率、花枝鲜重、水分平衡值、花瓣含水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对洋桔梗切花自制家庭瓶插液配方进行筛选。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各组家庭瓶插液均能不同程度延长洋桔梗切花瓶插寿命,提高观赏值,促进花径增幅和开花率,维持水分平衡,延缓切花衰老;其中M7处理(20g·L~(-1)白砂糖+1g·L~(-1)阿莫西林+50mg·L~(-1) VC)是洋桔梗切花家庭瓶插液的最优配方。
2021年05期 No.323 4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下载次数:3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任如冰;聂茹霞;张天柱;陈小文;魏平;
为探索适合芭蕾苹果绿化造林的最佳栽培方式,进一步丰富城市的园林美化栽培树种,以芭蕾玉姿、芭蕾玉棠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芭蕾苹果株高、茎粗、冠径、叶面积等生理指标,研究了行道栽培、小区片植、容器栽培3种栽培方式对芭蕾苹果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行道栽培能为芭蕾苹果的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其植株株高、茎粗、冠径3个指标均显著高于小区片植和容器栽培;芭蕾玉姿在3种栽培方式下,其株高、冠径、叶面积3个指标均高于芭蕾玉棠,推荐种植。
2021年05期 No.323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4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邱银玲;邓光华;
为促进捞月型盆景的创作与发展,本文对捞月型悬崖式盆景进行了系统研究和分类,总结出捞月型悬崖式盆景的基本形态特点及与其他几种非捞月型悬崖式盆景的本质区别点,并从形态、动势、情感等3个方面阐述了捞月型悬崖式盆景的美学特征。
2021年05期 No.323 5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3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杜世超;薛盈文;郭伟;于立河;
为提升小麦收储及面粉加工各环节的质量控制,本研究设定3种发芽类型的小麦子粒[浸水(J)、萌动(M)和发芽(F)]、每种发芽类型子粒与正常小麦按质量比分别为1%、2%、3%、4%和5%进行混合制粉,比较分析不同发芽类型下5种混合处理对小麦面筋含量、面筋指数、降落数值、粉质参数和拉伸参数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水小麦的混合比例达到5%时,湿面筋含量和吸水率显著降低;萌动和发芽类型的混合比例达到1%时,各项品质参数相比于对照显著降低;发芽类型子粒中,随着混合比例的增加,面筋指数、降落数值、拉伸面积、最大拉伸阻力等指标在各个混合处理间显著降低。黑龙江省小麦主产区应采用分段收获和机械直收相结合的收获方式,最大限度地避免小麦穗发芽对小麦加工品质的不利影响。
2021年05期 No.323 6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孙毅民;梁文卫;王蕊;杨长志;姜冰;
为提高植物源性食品中灭草松残留量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本文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方法,将样品中残留的灭草松用酸性乙腈高速匀浆提取,提取液经强阴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MAX)净化,采用phenomenex Kinetex XB-C_(18)(2.0×50mm,2.6μm)色谱柱,以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3mL·min~(-1),质谱中选择多反应监测模式(MRM)对植物源性食品中灭草松进行检测和确证,基质加标法定量。结果表明:灭草松的浓度在2~50ng·mL~(-1)时,线性关系良好,灭草松相关系数(r)为0.999 1。在0.01~0.20mg·kg~(-1)浓度范围内,样品加标平均回收率范围在75.6%~109.3%,相对标准偏差为4.1%~8.4%,检出限为10μg·kg~(-1)。该方法具有快速、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等优点,可满足植物源性食品中灭草松的检测要求。
2021年05期 No.323 70-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宗春燕;苏学军;
为了解影响千日红花色苷稳定性的因素,本试验通过超声波法提取千日红中花色苷,考察花色苷在不同温度、光照、pH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千日红花色苷的稳定性降低;在不同的pH条件下,花色苷呈现出不同的颜色,pH在3~6较为稳定;室内自然光照对花色苷的稳定性影响较小。低温和弱酸性条件下千日红花色苷的稳定性较强。
2021年05期 No.323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3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郭美玲;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赵海红;徐杰飞;赵星棋;
为充分认识与掌握佳木斯地区大豆生产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措施,本文对该地区大豆生产情况进行了系统分析。佳木斯地区,1989-2019年间,大豆年平均种植面积为29.41万hm~2,变化幅度为14.27万~66.57万hm~2;年平均总产量为56.31万t,变化幅度为17.28万~113.86万t;年平均产量1 912.65kg·hm~(-2),变化幅度为1 210.65~2 637.45kg·hm~(-2);从趋势上看,大豆面积、总产量与公顷产量均无规律性变化,年度间波动较大,总体规律呈下降趋势,主要问题是品种产量低与品质特色不突出,生产成本高;2008-2019年,生产种植品种主要来源于合丰(农)系列、绥农系列、黑农系列、黑河系列、垦丰系列和东农系列,累计推广面积>10万hm~2的品种有12个,包括合丰50、合丰55、合丰47、合丰45、合农75、合农76、合农95、绥农28、绥农26、黑河38、垦丰16和黑农48。并针对佳木斯地区大豆生产问题和国内市场需求,提出了科技兴豆、错位发展、改善大豆生产条件和提高种子质量等发展措施,是提升大豆生产水平与市场竞争力的根本途径。
2021年05期 No.323 8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粟;于秋月;裴占江;史风梅;李鹏飞;刘清扬;刘杰;
为建立生态循环农业,缓解农村能源供需压力、提升农民生活质量,本文总结了黑龙江省秸秆能源化利用发展现状,探索秸秆能源化利用发展潜力与发展路径,推进黑龙江省"1+2"的秸秆生物质清洁能源供应发展模式,针对秸秆能源化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创新发展理念、完善政策机制、补齐市场短板、建立服务体系等方面的秸秆能源化利用发展对策。
2021年05期 No.323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6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步金宝;刘美秋;宋微;高扬;李海静;杨宇尘;
随着黑龙江垦区水稻的大面积种植以及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水稻恶苗病的发病情况日益加重,严重危害垦区水稻的生产安全。为促进垦区水稻高产优质生产、提高垦区经济效益,本文简要阐述水稻恶苗病的发病特性及危害,分析了垦区水稻恶苗病的发生原因,并探讨了垦区水稻恶苗病的防治方法与策略。
2021年05期 No.323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3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宋莹;王嘉雨;胡宝贵;
为进一步提升北京市西瓜生产效益,促进北京市西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访谈法等方法,深入了解当前北京市西瓜生产实际情况,运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分析肥料与灌溉的投入对北京市西瓜生产收益产生的影响;构建北京市西瓜生产节肥技术效益指标体系,通过AHP-熵权法计算评价结果,比较分析在不同节肥技术下的效益值。结果表明:肥料投入与北京市西瓜生产经济效益成反比,灌溉投入可以增加北京市西瓜生产经济效益。其中"有机肥+膜下滴灌"的节肥技术使北京市西瓜生产节肥技术效益达到最佳。选择合适的节肥技术才能提高北京市西瓜生产综合效益,推动北京市西瓜产业的发展,应加快节肥技术在北京市西瓜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与推广,大力发展西瓜生产节肥技术。
2021年05期 No.323 9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丛桂芝;石游;陈淑英;刘君;秦德明;陶俊;王瑾;吴松梅;
为推动特色林果树上干杏产业的科学健康发展,本文对伊犁河谷及其他推广树上干杏栽培区域的气候因素、推广栽培面积、物候期、果实性状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伊犁河谷为树上干杏的主栽区域,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66%,其次为新疆阿克苏地区,占总面积的23%。树上干杏在各栽培地区均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伊犁河谷地区树上干杏一般在6月底至7月中旬成熟,阿克苏地区与伊犁河谷相近,吐鲁番地区成熟期较伊犁河谷提早25d左右,陕西咸阳市树上干杏成熟期早于原产地15d左右,青海省海东地区成熟期较晚,8月中旬成熟。以果实平均单果重和平均糖度大小为主要经济性状指标,不同栽培区域树上干杏综合表现为伊犁河谷产区>阿克苏产区>吐鲁番产区。从地理位置上分析,吐鲁番盆地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适宜发展树上干杏,且能提早上市。陕西省咸阳市地理位置优越,在气候较冷凉的山地区域栽植相对较好。青海省海东市树上干杏成熟较晚,能够弥补晚期货源的供应。
2021年05期 No.323 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徐承香;王倩;张思强;杜维锋;冉月;吴永英;姜雪梅;
为了解贵州某乡镇饮用水源的重金属浓度及健康风险水平,对该乡镇12个村的饮用水中的8种重金属浓度进行了检测分析,并运用US 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估算了经饮水途径下重金属污染物所致的健康危害风险。结果表明:1#村Ni的浓度(63.027μg·L~(-1))超过了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限值。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Ni、Cd、As、Pb、Cu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均在0.6以上,表明这些元素之间具有一定的同源性或地球化学特性相近。健康风险评价表明,1~#村、2~#村、3~#村、4~#村、6~#村、10~#村、12~#村饮用水中Cr所致的成人和儿童的个人平均年健康风险均超过了英国皇家协会等国际机构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1.0×10~(-6)a~(-1)),说明长期饮用这7个村的不加处理的地下水或井水会产生一定的致癌风险。儿童健康总风险高于成人,需加强对儿童饮用水安全的控制和管理。Cr、As对成人和儿童健康总风险的平均贡献率均为98.57%,应作为优先控制管理的污染物。
2021年05期 No.323 102-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K]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肖中琪;李吉玫;孙雪娇;张毓涛;
为客观掌握新疆天山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的小气候及空气质量情况,促进新疆乌鲁木齐地区的旅游发展,本研究通过实时在线监测的方法,于2019年8月-2020年7月在天山大峡谷森林公园和乌鲁木齐市某城区(对照)监测空气温度、相对湿度、PM2.5、PM10、SO_2和NO_2质量浓度。结果表明:天山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年平均温度比对照监测点低4.7℃,夏季天山大峡谷温度比对照点低7.7℃,冬季略高于对照点;天山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的平均空气相对湿度(61.63%)比对照点(47.92%)高13.71百分点;PM10和PM2.5质量浓度全年都维持在较稳定的水平,且变化微弱,全年平均值分别为4.00和0.83μg·m~(-3),为对照点的18.37%和27.66%;从季节变化看,质量浓度含量高低顺序依次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SO_2和NO_2质量浓度全年平均值为1.45和9.80μg·m~(-3),仅为市区监测点的16.27%和31.60%倍。从季节变化看,质量浓度含量高低顺序依次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
2021年05期 No.323 110-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贾鸿昌;闫洪睿;张雷;鹿文成;梁吉利;韩德志;闫晓飞;朱海芳;
为促进大豆新品种黑科58的推广应用,本文简要介绍了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要点。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选育的超早熟大豆新品种黑科58,于2018年通过黑龙江省大豆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黑审豆2018041),并优化配套栽培技术。该品种出苗到成熟日数为95d左右,需≥10℃活动积温1 900℃左右,适宜在黑龙江省第六积温带种植。该品种株高70cm左右,百粒重20g左右,蛋白质含量39.71%,脂肪含量21.30%,适宜栽培密度35万株·hm~(-2),一般播种量70~75kg·hm~(-2)为宜,丰产性好,有望成为当地主栽品种。
2021年05期 No.323 125-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宋维富;杨雪峰;赵丽娟;刘东军;宋庆杰;张春利;张延滨;辛文利;
为促进龙麦36的推广应用,本文对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龙麦36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在2000年以克92-387为母本,龙99F3-6725-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后代选择以生态派生系谱法为依据,于2013年通过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黑审麦2013001)。该品种赤霉病抗性达到中抗水平,集高产、优质、多抗、广适性为一体,适宜在黑龙江省东部赤霉病流行区域进行种植和推广。
2021年05期 No.323 128-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庆;张云江;马文东;李大林;胡月婷;王继馨;吕彬;郭震华;
为促进早熟糯稻新品种龙粳57的推广应用,本文介绍了龙粳57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龙粳57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于2006年以龙交04-2637为母本,龙粳29为父本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2017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黑审稻2017033)。龙粳57具有熟期早、产量高、抗倒伏、整精米率高等特点,适于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栽培种植。
2021年05期 No.323 130-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黄成亮;付久才;张荣昌;马瑞;刘伟;王庆胜;孙德才;张景波;
为促进稻香4的推广应用,本文对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几个方面进行了介绍。稻香4是虎林市垦农种子商店以绥粳4号为母本、龙粳30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该品种生育日数134d左右,≥10℃活动积温2 500℃,稻香4在多年多点鉴定过程中表现出口感好、丰产性好、秆强抗倒伏、抗病、灌浆快、活秆成熟等优点,是适宜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下限种植的香稻新品种。
2021年05期 No.323 13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范亚洲;赵建明;霍晓明;何振涛;
为促进玉米制种技术不断进步,本文从玉米繁育制种的各环节注意事项入手,介绍了新疆塔城地区玉米杂交制种技术规程,包括制种田选择、播种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等环节。
2021年05期 No.323 135-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商全玉;
黑龙江省是全国水稻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近年来水稻种植收益有所下降。为提高水稻种植收益,本文以稻田养蟹技术成熟的盘锦地区技术模式为基础,通过调研黑龙江省稻田养蟹实际情况,结合黑龙江省稻区生产实际情况,总结出黑龙江省稻田养蟹技术模式,以进一步提高水稻生产的附加值。
2021年05期 No.323 141-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马子竣;孙继英;孟令辉;王怀鹏;武琦;史乔丹;牛若超;
为促进黑龙江省纤维用工业大麻产业的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本文简述了黑龙江省高寒地区纤维用工业大麻生产中整地、选种、肥料施用、播种、备案、田间管理和收获技术要求等方向内容,旨在提高该地区工业大麻种植者田间管理水平,从而更好地发挥该地区纤维用工业大麻产业的比较优势。
2021年05期 No.323 143-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白世践;户金鸽;蔡军社;
为丰富吐鲁番地区葡萄品种多样性,优化品种结构,2011年从山东省葡萄研究院引入贵妃玫瑰葡萄进行区域试验,观察其栽培表现并与主栽品种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品种在吐鲁番地区引种表现良好,果穗、果粒中等大小,整齐一致性较好,果粒黄绿色,具浓郁玫瑰香味,外观、内在品质兼优,植株生长势中等,丰产性中等、稳产性好,易栽培,适宜吐鲁番地区种植。贵妃玫瑰葡萄的引入丰富了本地区中早熟鲜食葡萄品种多样性,改善了鲜食葡萄品种结构。
2021年05期 No.323 146-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