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农业科学

育种栽培

  • 大豆耐盐碱鉴定池pH调节的初步研究

    韩德志;孙浩峰;冯丽艳;张雷;贾鸿昌;闫晓飞;鹿文成;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油经济作物,盐碱作为大豆主要非生物胁迫之一,对大豆的生长发育形成负面调控,严重危害大豆的产量。为解析盐碱对大豆非生物胁迫遗传调控机制,帮助研究人员完成耐盐碱表型的精准鉴定,2022年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在黑龙江省北部大豆主产区建立了首个大豆耐盐碱表型精准鉴定平台。利用大庆地区原位盐碱土,规划设计3个耐盐碱鉴定梯度池,设计高、中、低耐盐碱池的pH为10.2,9.2和8.2。在实验室混土比例试验的基础上,确定了高、中、低耐盐碱池的混土比例,且混土后高、中、低耐盐碱池的pH变化幅度分别为10.14±0.07,9.22±0.19,8.13±0.07,测量值与预期理论观测值基本一致。上述结果表明通过科学混土建立的大豆耐盐碱表型鉴定池是科学可行的,可用于大豆耐盐碱种质筛选评价及耐盐碱品种的选育。

    2023年06期 No.348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2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氮肥用量对春小麦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及作用机理

    代丽婷;车京玉;范冬梅;刘宁涛;张起昌;田超;尹雪巍;

    为促进小麦品种克春130290大面积增产并推广种植,提高肥料利用率,通过田间试验,测定了7个施肥水平下春小麦的农艺性状、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并进行相关分析研究施氮量对春小麦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当纯氮施用量为75 kg·hm~(-2)时春小麦株高和茎数达到较大值,继续增加施氮量两者增加不大甚至反而降低;在施氮量0~90 kg·hm~(-2)范围内穗长、不孕小穗数、小穗数和容重变化不显著。当纯氮施用量为67 kg·hm~(-2)时,产量最高,为5 791.67 kg·hm~(-2),继续增施氮肥产量却降低,但降低幅度不显著;各处理穗粒数差异不显著,有效穗数和千粒重差异显著,当施氮量为75 kg·hm~(-2)时春小麦有效穗数最高,为714.67万穗·hm~(-2),当施氮量为67 kg·hm~(-2)时千粒重最高,为34.13 g。不同施氮水平下春小麦株高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有效穗数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82和0.54,两者对产量有促进作用,其他农艺性状及产量构成要素与产量相关性不显著。综上表明,本试验条件下,考虑到减小氮肥施用给环境带来的压力,春小麦品种克春130290在黑龙江省克山县适宜的施氮量为67~75 kg·hm~(-2)。

    2023年06期 No.348 6-1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下载次数: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西藏玉米地方品种配合力分析

    胡文平;李文海;候忠祥;普布桑珠;宗巴吉;李梦寒;

    为筛选具有遗传优势的西藏玉米地方品种,以西藏6份地方品种自交系为母本,5份杂交种为父本,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技术组配的30份杂交组合的F_1代11个农艺性状进行亲本一般配合力和杂交组合F_1代特殊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一般配合力较高的亲本DF125、DF128可作为选配优良品种的亲本;特殊配合力较高的杂交组合F_1代DF220×兆和A79可作为高产杂交组合组配高产品种,DF125×五谷703,DF128×吉单12,DF125×五谷214,DF135×吉单17,DF174×吉单12可组配中高产品种。

    2023年06期 No.348 1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5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2017-2021年东北春玉米中熟组区域试验中先玉335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

    马静文;丁一;张萌;吴桂波;徐长营;

    为了综合评价玉米品种先玉335在国家区域试验中的表现情况,分析其近5年的生育期、农艺性状及产量变化情况,并对其变异系数和显著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种子萌发期干旱使玉米出苗期、抽雄期、吐丝期、成熟期延后;气候变化导致年度间各性状变异系数表现为秃尖长>穗位>株高>产量>百粒重>穗长>出籽率>穗行数,秃尖变化最大,其次是穗位、株高、产量。变异系数小于5%的有穗长、穗行数、百粒重、出籽率的,说明这几个性状较稳定,在2018-2019年春季干旱少雨,夏季降雨量也较少的情况下对气候变化不敏感。2017年茎腐病发病率较高,为13.65%。2018年种子出苗期遭遇干旱,拔节期、灌浆期降雨量过多,极端天气造成空秆率较高,为3.43%,产量较低,为11 770.50 kg·hm~(-2),其他年份产量较平稳。2020年遭遇台风倒折、倒伏率较高。说明不同年份先玉335性状表现不同,可利用其优良性状组配新的杂交组合,培育出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

    2023年06期 No.348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信息

  • 《黑龙江农业科学》征稿简则

    <正>《黑龙江农业科学》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主管、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是全国优秀期刊、黑龙江省优秀期刊、“中国期刊方阵”期刊;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等多家数据库收录。本刊具有发行面广、读者群大、出版周期短、载文量大等特点。主要有专家论坛、育种栽培、黑土保护·耕地质量提升、绿色植保·防灾减灾、畜牧兽医·资源昆虫、园艺·园林·林业、加工检测·质量安全、食用菌·中草药·微生物、草业科学、农经·农教·管理、乡村振兴、生物质能源综合利用、综述、科普园地等栏目以及各类广告业务宣传。

    2023年06期 No.348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0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黑土保护·耕地质量提升

  • 苗床施用氨基酸水溶肥对水稻返青及产量的影响

    张茂明;

    为促进东北地区水稻优质高效生产,本研究在水稻常规种植模式下,以氨基酸水溶肥为试验材料,将苗床喷施氨基酸水溶肥作为水稻返青肥进行试验,试验设4个处理、7个试验点次,调查其对水稻返青天数、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秧苗移栽前2~3 d喷施11.0 L·(667 m~2)~(-1)氨基酸水溶肥,平均返青天数6.9 d,较CK提前3.1 d;移栽后15 d株高较CK提高13.9%、根长较CK提高15.2%、株鲜重较CK提高16.1%、根鲜重较CK提高19.7%、叶绿素较CK提高21.2%、氮含量较CK提高15.5%;产量较对照提高6.3%,净增经济效益较CK提高89.62元·(667 m~2)~(-1)。同时氨基酸水溶肥+微生物菌剂和常规施肥试验处理的各指标较CK处理均有所提高,但整体低于氨基酸水溶肥处理。说明氨基酸水溶肥会使水稻返青天数减少、促进水稻生长,增加产量和经济效益。

    2023年06期 No.348 2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叶面喷施锌肥对谷子籽粒产量及锌含量的影响

    董扬;

    为了促进富锌谷子生产,以黑龙江省主栽谷子品种嫩选17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设置5个外源锌剂量(0,2,3,4和5 kg·hm~(-2)),在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进行叶面喷锌处理,研究不同生育期不同供锌水平对嫩选17产量因子及籽粒锌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产量指标对外源锌的响应有所不同,外源锌对穗长正效应随着喷施时期推移效果逐渐变小,而对单穗重、千粒重、产量、含锌量的正效应随着喷施时期推移,效果逐渐显现;剂量效应表现明显,中低剂量(T1~T3)下对谷子产量指标及籽粒锌含量有促进作用,高剂量(T4)下则表现为抑制作用;抽穗期和灌浆期施用外源锌能够显著提高谷子籽粒锌含量,喷施时期对籽粒锌含量的影响表现为灌浆期>抽穗期>拔节期。利用模糊隶属函数分析计算出在灌浆期施用4 kg·hm~(-2)的硫酸锌对提高嫩选17产量因子及含锌量效果最好,5 kg·hm~(-2)施用剂量下效果次之。

    2023年06期 No.348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9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信息_征订启事

  • 欢迎订阅2024年《黑龙江农业科学》

    <正>《黑龙江农业科学》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主管、主办的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是全国优秀期刊、黑龙江省优秀期刊。现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多家权威数据库收录。月刊,每月10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国内邮发代号14-61,每期定价25.00元。

    2023年06期 No.348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绿色植保·防灾减灾

  • 0.003%丙酰芸苔素内酯对水稻生长、产量和品质影响

    李青超;王立达;赵秀梅;刘悦;兰英;刘洋;韩业辉;王连霞;

    为了明确丙酰芸苔素内酯对水稻生长、产量和品质的作用,秧苗期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试验因素为0.003%丙酰芸苔素内酯水剂施用次数,设2个处理,处理A:喷施1次,处理B:喷施2次,设喷施清水空白对照(CK)。大田期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试验因素为丙酰芸苔素内酯稀释倍数,设稀释1 000倍液,2 000倍液,3 000倍液和4 000倍液4个处理和一个喷施清水空白对照(CK)。秧苗期调查记录地上鲜重、地下鲜重,株高、根长和总根数,大田期调查记录水稻株高、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并测定淀粉含量。结果表明,水稻秧苗期用0.003%丙酰芸苔素内酯水剂常规用量稀释2 000倍液喷施1次,可显著提高秧苗素质,地上鲜重3.4 g,地下鲜重1.7 g,株高36.7 cm,根长16.3 cm,总根数50.7条;0.003%丙酰芸苔素内酯水剂常规用量稀释2 000倍液或3 000倍液在水稻移栽后5和12 d各喷施1次,对水稻提质增产效果明显。因此,0.003%丙酰芸苔素内酯水剂合理控制使用浓度和适期可以促进水稻生长发育。

    2023年06期 No.348 3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1K]
    [下载次数:2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黑龙江省籽用南瓜蔓枯菌潜在致病基因挖掘

    赵茜;

    为了了解籽用南瓜蔓枯病的致病机制,前期鉴定出黑龙江省籽用南瓜蔓枯病的主要病原为Stagonosporopsis cucurbitacearum(Sc.)。在此基础上完成了Sc.1(生长在南瓜叶片上的Sc.菌株)和Sc.2(生长在PDA培养基上的Sc.菌株)组间样品的转录组差异表达分析。共获得319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90个基因下调,129个基因上调;根据GO功能分析,挖掘到58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可能与致病相关;KEGG分析结果显示,挖掘与致病相关的KEGG通路有7个;挖掘到54个编码分泌蛋白基因是差异表达的;与PHI数据库进行比对,共识别到了2 869个基因有较高同源性,其中有96个是差异表达基因;在代谢过程的功能通路中共发现3 327个Sc.基因,结合转录组数据发现86个代谢相关基因差异表达。上述结果表明,真菌寄生在南瓜叶片上的代谢或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量与寄生在PDA培养基上的基因表达量存在着显著差异,这或许是影响Sc.致病性的重要因素。

    2023年06期 No.348 38-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黑胫病烟株真菌分离鉴定与芽孢杆菌拮抗比较

    安依凡;杨照;林波;张斌;郝兴安;安德荣;文俊明;

    针对连作烟田土传病害发病率高,尤其是黑胫病烟株残体遗留大田,致次年病害发生的情况,为了探明烟株残体所含真菌,以及在生物防治背景下生防芽孢杆菌对真菌的拮抗效果,对黑胫病烟株茎秆样本进行了髓部残片真菌分离培养,从形态学和系统学对真菌进行了鉴定,并使用4株生防芽孢杆菌与真菌进行了拮抗比较。真菌菌丝体无色透明,可见厚垣孢子,18S rDNA序列与Mariannaea punicea CBS 239.56同源,鉴定为马利亚霉属紫窝尺蛾菌。贝莱斯芽孢杆菌RJW-5-5、枯草芽孢杆菌1号、解淀粉芽孢杆菌YF-6和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LW-6这4株生防芽孢杆菌对Mariannaea punicea的拮抗抑制率分别为24.12%、21.51%、17.99%和16.81%;拮抗占位空间具体表现为贝莱斯芽孢杆菌RJW-5-5(56.58 mm)>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LW-6(56.08 mm)>枯草芽孢杆菌1号(53.50 mm)>解淀粉芽孢杆菌YF-6 (52.45 mm)。4株生防芽孢杆菌对马利亚霉属紫窝尺蛾菌(Mariannaea punicea)均有较好的拮抗效果,综合评价贝莱斯芽孢杆菌RJW-5-5最优,具有作为防治烟草黑胫病生防菌的潜力。

    2023年06期 No.348 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下载次数:5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园艺·园林·林业

  • 秸秆还田配施钾肥对大蒜生长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陆信娟;刘灿玉;赵永强;李慧;张碧薇;史新敏;葛洁;杨峰;

    为推进大蒜产区秸秆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大蒜栽培减肥增效,在大田条件下,以大蒜品种徐蒜918为材料,设置6个处理研究玉米秸秆还田配施钾肥对大蒜生长、抗氧化胁迫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1/3钾(S+1/3K)的处理大蒜干重和根系活力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分别为27.67 g·株~(-1)和20.18 mg·g~(-1)·h~(-1),叶片色素含量影响不大。与对照相比,秸秆还田+1/3钾处理显著降低大蒜叶片与根系SOD活性、根系POD活性与叶片CAT活性,降低了根系MDA含量;提高了大蒜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并降低了大蒜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秸秆还田配施适量的钾肥可促进大蒜干物质的积累,提高根系活力,保持大蒜体内良好抗氧化酶活性水平,降低根系MDA含量,促进了大蒜的生长。

    2023年06期 No.348 50-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4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沙棘果实不同部位果油及黄酮含量比较

    唐克;

    为筛选不同用途的沙棘品种(系),发掘功能性沙棘种质资源,以7个不同亚种的沙棘品种(系)为试验材料,以黑龙江省主栽品种深秋红为对照,对不同沙棘亚种间果实基本性状、果油、籽油及果实中总黄酮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果实基本性状不同,杂交沙棘果实较小,百果重小,但果实结实密度大,单株产量高,果油含量及果实总黄酮含量均超过蒙古沙棘,其中晚黄沙棘单株产量11.25 kg,果肉含油率37.93%,总黄酮含量2.27 mg·g~(-1),显著高于其他沙棘品种,其熟期晚,果实经冬不凋,适合多种采收方式,可作为生产加工型品种在沙棘产业中应用。蒙古沙棘果实体积大,色泽鲜艳,百果重大,但果实密度低,单株产量低于杂交沙棘,特别是丘依斯克品种,虽然籽油含量略高于杂交沙棘,但熟期过早只适于手工采摘,因此在沙棘产业应用中,可用于观光采摘及鲜食加工。

    2023年06期 No.348 55-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K]
    [下载次数:6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特色森林蔬菜刺通草扦插试验

    刘恒鹏;夏谷平;王磊;孟梦;蔡文良;李荣波;

    云南植物资源丰富,在不同气候区域,当地群众发掘可食用野生森林蔬菜品种繁多,为有效利用和开发森林蔬菜品种,逐步开展具有开发价值的森林蔬菜品种繁育试验。以野生刺通草2年生枝条为插穗,开展不同扦插基质、植物生根混合剂、浸泡时间及扦插季节试验,探索其不同处理对刺通草平均生根量、生根长度及生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处理基质为复合基质,体积配比为腐殖土∶山沙∶泥碳土∶蛭石∶发酵秸秆粉=3∶3∶2∶1∶1,植物生根混合剂质量配比为0.002%α-萘乙酸钠∶0.02%萘乙酸酰胺∶0.01%硫脲=1∶1∶1,选用2年生刺通草枝条,在植物生根混合剂浸泡5 min后扦插,扦插50 d后刺通草插穗平均生根数量达5.87条、生根长度至8.28 cm、生根率为80.16%。

    2023年06期 No.348 61-6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加工检测·质量安全

  • 三个杏杂交优株果实品质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分析

    金杰;曾雪玲;章世奎;于世涵;周伟权;

    为促进新疆杏新品种选育研究和开发利用,以3个杏杂交优株为试材,在成熟期测定其果实外在品质与内在品质,并利用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果皮和果肉中的类胡萝卜素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3个杏优株的单果重范围在13.01~20.60 g, ZJX-02优株单果重显著高于其他优株;维生素C含量在8.72~9.30mg·(100 g)~(-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7.19%~22.32%,可溶性总糖含量范围在7.60%~8.86%,可滴定性总酸含量范围在1.60%~1.99%,优株间内在品质指标差异显著。从3个杏优株果实的果皮和果肉中一共鉴定了13种类胡萝卜素,杏果皮和果肉中均以八氢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等为主,果皮中的八氢番茄红素、β-胡萝卜素的含量分别为250.333~397.333μg·g~(-1)和76.070~119.000μg·g~(-1),果肉中的八氢番茄红素、β-胡萝卜素的含量分别为147.000~356.000μg·g~(-1)和33.100~54.500μg·g~(-1)。通过对3个杏杂交优株进行初步比较分析得出,ZJX-01优株果实品质及类胡萝卜素含量综合表现最优,可以在新疆地区推广运用。

    2023年06期 No.348 65-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0K]
    [下载次数:6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广西富川果蔬农残检出率的季节性差异及监管建议

    黄世海;严吉婷;陈金瑛;李忠芳;

    为剖析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蔬菜水果农药残留安全状况,为华南地区相同气候条件下果蔬种植区域的政府宏观调控、行政监管部门制定抽查方案以及种植企业内部质量控制和风险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以富川县2017-2021年的典型蔬菜、水果农药残留风险监测数据为基础,对检出率较高的腐霉利、氯氟氰菊酯、乙烯菌核利3种农药进行不同季节检出率的比较及原因剖析。结果表明,农药残留检出率不同年份之间无特定规律,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显著高于第四季度。不同蔬菜、水果品类农药残留检出率差异很大,从高到低依次为浆果类、叶菜类、瓜果类、根茎类、核果类、豆类、柑橘类。对检出率较高的腐霉利、氯氟氰菊酯、乙烯菌核利这3种农药进行不同季节检出率的比较发现,不同季节检出率与病虫害的发生时间有着直接关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应针对农药残留检出率高的季节、检出率高的农药、检出率高的农产品品类加大监督抽查的比例,对风险监测发现的问题及时研判做好预警主动设防。

    2023年06期 No.348 7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8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农经·农教·管理

  • 菏泽市大豆产业和种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张中起;梁邦平;王俊涛;高保民;刘艳;王秋玲;

    为了促进山东省菏泽市大豆产业和种业发展,利用中国种业大数据平台、国家统计局网站、山东省统计局网站、菏泽市统计局网站等获得菏泽市大豆育成品种信息、种植面积总产量和单产等数据,并分析菏泽市大豆产业和种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发现,大豆种植面积整体呈下降趋势、单产水平稳步提升、大豆育种企事业单位数量较少、商业化育种体系不健全、创新能力不足、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不足、耐盐碱大豆品种选育空白等;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积极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加强种质资源鉴定与创新利用、建立生物育种技术平台、扩大育种目标等建议,以期进一步推动菏泽市大豆产业发展和种业振兴。

    2023年06期 No.348 7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5K]
    [下载次数:3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中小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李思潼;孙鸿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中小农业企业在不断壮大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小农业企业必须紧跟时代,建立完善的会计核算体系。中小农业企业以从事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为主,兼营与所生产的产品相关联的其他业务;其产品和劳务主要用于消费市场,但在生产过程中也要满足消费市场对农产品和农副产品的需求特点。现阶段中小农业企业中存在农产品成本的核算资料缺乏,会计核算方法不合理,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最后提出了中小农业企业加强会计核算管理工作的措施:完善会计核算工作流程、选择适宜的会计核算方法、加强会计信息披露管理、使会计核算工作适应发展新需求。

    2023年06期 No.348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互联网+”背景下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混合式教学效果分析

    张春暖;齐茜;徐瑞邑;任洪涛;伦峰;

    为了探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在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河南科技大学选取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在2020级、2021级学生的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教学改革中引入了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并与2018级、2019级学生该课程的传统式教学模式进行比较,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认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两种教学方法的比较结果显示,在采用混合式教学的期中成绩和期末成绩均显著高于传统教学方法(P<0.05)。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及课程启发性均有显著的提高(P<0.05)。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益于水产类专业的教学改革。

    2023年06期 No.348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双一流”背景下农科院校植物病原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

    刘大伟;徐晓凤;刘东;潘春清;李丹;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结合东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的实际情况,分别从修订教学大纲、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加强教学团队建设、丰富第二课堂和利用线上+线下相融合5个方面进行了植物病原学实验的课程改革,探索创新型一流人才培养的新模式。通过坚持立德树人,融入思政元素,加强课程教学团队能力建设,注重学生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科研创新能力均得到明显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家国情怀得到进一步升华,为学生的本科毕业设计和继续学习深造奠定坚实基础。

    2023年06期 No.348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产学研融合的兽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

    贺显晶;连帅;尹国安;孙东波;郭东华;王建发;

    畜牧业作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需求加快了兽医学科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步伐。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加快新时代农业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培养现代农业创新人才是提升高等农业地方院校服务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强省建设的必由之路。产学研融合是培养创新型农业技术人才的新途径,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高等院校兽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现状,明晰产学研融合培养研究生的重要意义,从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开放协同融合等方面探索兽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将社会服务需求转化为能力培养育人目标,为助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2023年06期 No.348 97-100+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温室农业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与重金属关系研究进展

    沈乾春;王艳;王欣然;张军莹;王彤;

    温室农业生态系统作为农田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因种植的高肥需求以及连作的特点导致其与农田生态系统不同,在已有的研究中,温室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土壤有机碳和重金属的含量要高于农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作为土壤肥力的基础,同时还影响着温室气体的排放,在生态系统碳循环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土壤重金属作为土壤重要的污染物之一,它在土壤中的富集、迁移、淋溶影响着农作物和环境的质量,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因此本文综述了土壤有机碳和土壤重金属的研究进展,以及二者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关系,为后续研究二者在温室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关系做铺垫。研究表明,影响农田土壤有机碳和重金属的因素主要有大气沉降、灌溉、肥料的施用,而温室土壤的影响因素主要为有机肥的不合理施用和种植年限,虽然过量施用有机肥和增加种植年限能够有效增加土壤有机碳,但是这也造成土壤重金属在土壤中富集。土壤有机碳会络合吸附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并且还会引起土壤酸化,进而提高重金属的有效性和迁移性,二者之间呈现正相关性,所以合理控制土壤有机碳输入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温室农业生态系统土壤重金属的污染。

    2023年06期 No.348 101-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3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Meta分析方法及其在林学中的应用展望

    王新靓;卢杰;田莹;杨琳;

    Meta分析是一种以综合已有发现为目的,对单个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的统计学分析方法。将Meta分析方法应用于林学,对林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文献资料搜集,从Meta分析的基本概念、优缺点、具体使用方法及其应用进行了概述,发现Meta分析在林学中多用在森林资源评价中,特别是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中,使用时要注意规避Meta分析方法的局限,弥补其他估算模型的不足,能够起到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维护林农的经济利益与完善森林生态补偿制度的作用。

    2023年06期 No.348 108-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下载次数:7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科普园地

  • 国审玉米新品种富单9202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周超;常大军;李海涛;钱光明;李铁;王俊强;韩业辉;徐婷;

    为促进玉米新品种富单9202的推广应用,本文介绍了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和栽培技术。该品种是齐齐哈尔市富尔农艺有限公司以J725为母本,以Z059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19-2020年参加东华北中熟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12 717.2 kg·hm~(-2),比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6.7%;2021年参加东华北中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3 581.9 kg·hm~(-2),比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4.6%;2022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玉20226043)。富单9202具有种子早发性好、耐低温、耐盐碱,生长健壮易保苗产量高及稳定性好,适应种植范围广等特点。

    2023年06期 No.348 115-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隆德县马铃薯种薯贮藏窖(库)建造及管理技术

    孙国强;张维新;段敦亮;郑慧慧;

    马铃薯种薯繁育是隆德县四大特色优势产业之一。针对种薯贮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及技术应用实践,将马铃薯种薯设施窖(库)建造及贮藏管理技术总结为“把好三道关口、掌握一个特性、严防两类病害、严控四项条件、抓好七个环节、注意两个事项”。马铃薯种薯要达到的现代科学化贮藏,需要科学的管理规程,结合种薯质量要求、生产需求和市场需求,确定贮藏过程中应采取的技术措施,以达到高质量贮藏、减损增效和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2023年06期 No.348 120-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