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农业科学

寒地龙药专题

  • 黑龙江省中药资源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对策

    丛克强;郭玉莲;王宇;罗婵;

    黑龙江省的中药产业整体发展水平相比其他中药强省还存在一定差距。在全面推进中药资源产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亟需解决的问题。为了促进黑龙江省中药资源产业化的加速发展,从黑龙江省中药资源的概况入手,分析了其优势和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完善黑龙江中药资源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包括推动中药材种植标准体系建设、加强中药材加工能力建设、促进中药材企业做大做强以及加强中医药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等。

    2023年11期 No.353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3K]
    [下载次数:5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北五味子的繁殖栽培生理及主要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孙博位;路文鹏;许培磊;

    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是木兰科五味子属多年生的木质藤本植物。作为一味大宗道地药材,五味子对许多疾病表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和较低的毒性。在现代医学中研究发现五味子有提高人体免疫力、抗抑郁、抗肿瘤、保护受损神经元,提高记忆力等作用,在医疗领域内应用较为广泛。本文对五味子的应用现状、品种选育、扦插、嫁接、组织培养等繁殖技术,花芽分化、光合特性、植物营养元素等栽培生理,黑斑病、白粉病、女贞细卷蛾等常见的病虫害防治,以及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多糖、挥发油等活性成分药理研究方面进行综述,并对五味子今后的开发利用前景进行展望。

    2023年11期 No.353 10-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下载次数:3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黄芪田苗后除草剂的临时用药评估

    赵云彤;陈亿兵;陈晶;解国庆;范书华;王艳;张丽微;华玉晨;

    为筛选安全、高效的苗后茎叶除草剂,满足黄芪规模化种植对化学除草技术的需求,降低农民生产成本,以蒙古黄芪为试验材料,对6种含有不同成分的茎叶除草剂进行了田间临时用药评估。结果表明,65%2甲4氯二甲胺盐水剂、460 g·L~(-1) 2甲·灭草松可溶液剂、480 g·L~(-1)灭草松水剂+10.8%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混用、240 g·L~(-1)烯草酮乳油在供试剂量范围内,对二年生黄芪生长安全,药害风险可接受,可应用于黄芪田苗后防治杂草。460 g·L~(-1 )2甲·灭草松可溶液剂最佳使用浓度为3 000 g·hm~(-2),黄芪增产率(与空白对照相比,下同)为27.48%,65%2甲4氯二甲胺盐水剂最佳使用浓度为900 mL·hm~(-2),黄芪增产率为24.15%,240 g·L~(-1)烯草酮乳油最佳使用浓度为600 mL·hm~(-2),黄芪增产率为14.16%,复配使用480 g·L~(-1)灭草松水剂浓度为3 750 mL·hm~(-2)+10.8%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1 350 mL·hm~(-2),黄芪增产率为24.48%。

    2023年11期 No.353 19-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蚯蚓粪对防风苗期生长的影响

    刘丽;张明爽;张微;徐洪岩;张涛;于倩倩;

    为促进防风人工育苗技术研究,以蚯蚓粪和土壤为主要原料混合作为育苗基质,设置4个育苗混合基质处理,蚯蚓粪和土壤的比例分别为1∶3(v/v)、1∶1(v/v)、3∶1(v/v)和全土壤的对照(CK),测定防风苗期的株高、功能叶片数量、地上部分干(鲜)重、地下部分干(鲜)重、根粗、叶面积等生长指标,探讨不同比例蚯蚓粪和土壤混合基质处理对防风苗期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蚯蚓粪和土壤1∶1(v/v)育苗效果最佳,与对照相比,防风种子的出苗率增加了16.01%。地上鲜重为0.60 g,比对照增加了20.00%。地下鲜重为0.18 g,全株鲜重为0.78 g,比对照增加了30.00%。全株干重为0.23 g,比对照增加了21.05%。株高为13.64 cm,比对照增加了20.18%。壮苗指数和根冠比分别为6.8和0.28,比对照分别增加了74.36%和47.37%。综上所述,在种植基质中添加蚯蚓粪可以改善防风的出苗情况、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情况,最终促进防风幼苗生长。

    2023年11期 No.353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黑龙江中央站黑嘴松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菊科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尹伟平;邵珊珊;张欣欣;陈晶;陈思;武琳琳;刘岩;李岑;

    为了解黑龙江中央站黑嘴松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菊科药用植物资源现状,通过野外踏查,样方调查,标本采集等方法,对中央站保护区内菊科药用植物的种类和资源类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中央站保护区内有菊科药用植物56种,隶属于34属,植物种类较丰富的属有蓟属、蒿属,该区菊科植物的生活型以多年生草本为主,入药部位以全草入药为主,中央站保护区内菊科药用植物资源丰富,药用部位及药用功效多样,药用价值较高,建议对其进行合理保护及开发利用。

    2023年11期 No.353 29-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黑龙江省道地药材赤芍栽培技术

    张明爽;徐洪岩;张微;刘丽;沈铁恒;

    赤芍作为黑龙江“龙九味”之一,具有明显的产地优势。虽然种植历史较长,但缺乏系统的种植规范,为此根据黑龙江省道地药材赤芍的生物学特征和生长特性研究并归纳栽培技术,提出了在不同环境条件及不同播期下具体的播种方法。对田间管理及病虫害的防治进行了梳理,进一步分析了赤芍应用前景,并总结了适用于黑龙江省大面积人工栽培的赤芍栽培技术。

    2023年11期 No.353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3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信息

  • 《黑龙江农业科学》“油料作物育种与高效生产”专题征稿启事

    <正>一、专题背景简介油料作物种子中含有大量脂肪,是食用植物油和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我国油料作物产业发展中尚存在缺少突破性育种材料、种植效益较低、进口依存度较高、产品精深加工能力有限、全产业链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升、市场化运营不足等问题。为进一步提升油料作物核心种质资源保存发掘、品种选育与技术创新,推动我国油料作物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食用油料供给安全,

    2023年11期 No.353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4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黑龙江农业科学》征稿简则

    <正>《黑龙江农业科学》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主管、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是全国优秀期刊、黑龙江省优秀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多家数据库收录。本刊具有发行面广、读者群大、出版周期短、载文量大等特点。现为月刊,每月10日出版,主要设有专家论坛、育种栽培、黑土保护·耕地质量提升、绿色植保·防灾减灾、畜牧兽医·资源昆虫、园艺·园林·林业、加工检测·质量安全、食用菌·中草药·微生物、草业科学、农经·农教·管理、乡村振兴、生物质能源综合利用、遥感信息、综述、科普园地等栏目。

    2023年11期 No.353 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3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育种栽培

  • 2008-2022年黑龙江省审定小麦品种育种特点及性状分析

    刘文林;唐婧泉;张宏纪;孙岩;杨淑萍;李禹尧;王翔宇;孙丹;

    为指导黑龙江省春小麦育种方向,对2008-2022年黑龙江省审定的109个小麦品种的育种特点、演变情况、产量性状、品质性状和抗病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品种审定数量逐年上升,科研育种机构已成为小麦育种的主导力量。品种选育仍以杂交为主,从产量性状来看,产量和千粒重呈逐年下降趋势,产量幅度变化较大,千粒重幅度变化较小。产量与生育期、株高呈正相关,与千粒重呈负相关。从品质指标看,稳定时间与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容重均呈正相关,蛋白质含量与湿面筋含量达到极显著关系。国审小麦品种兼顾产量、品质和病害的综合性状,而省审小麦对抗病性要求较严格,赤霉病和根腐病需达到中感以上水平。现有黑龙江省审小麦品种抗病性表现较差,今后应加强对小麦赤霉病和根腐病等综合抗性品种的选育。

    2023年11期 No.353 40-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兴安岭南麓带状复合种植带型对大豆玉米生长的影响

    张悦忠;孙继颖;田磊;刘玉龙;于长生;董津蒙;艾俊国;史生云;

    为探究不同带状种植模式下大豆玉米生长、产量特性及经济效益,通过设置4种带型S2M2、S4M4、S4M2、S6M4及单种玉米(M)、大豆(S)6个处理对不同种植带型的大豆玉米生育进程、农艺性状、产量、土地当量比(LER)及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带状种植条件下的大豆生育期有延迟现象,与单种大豆相比生育期延迟2~3 d;通过主成分分析可知,玉米边际效应优势最大的S2M2带型,玉米穗部性状因子得分最高,为1.22,单种玉米因子得分最低,仅为-2.27;带状复合种植条件下大豆的百粒重在20.17~22.87 g之间,而单种大豆百粒重仅为19.94 g; 4种带型设置的LER均大于1,其中S4M2带型的LER最大,为1.38;与单种玉米相比,S4M4带型纯收益最高,增收246.95元·hm~(-2),增收率为1.60%,与单种大豆相比增收11 822.07元·hm~(-2),增收率为101.90%。带状复合种植条件下的整体经济效益大于单种,通过土地当量比、经济效益及下一年轮作等整体分析,S4M4带型适用于种植面积大、机械化程度高的大兴安岭南麓地区。

    2023年11期 No.353 4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鸭绿江流域鲜食玉米复种秋萝卜模式研究

    张庆宇;朴天日;尹晟铎;王光达;姜银姬;许震宇;

    为开发适宜鸭绿江流域丹东市鲜食玉米和萝卜一年两作种植模式,并筛选适宜该模式下的鲜食玉米品种和萝卜品种。于第一季种植鲜食玉米,分别选择大黄粘、黄甜糯、金香糯和糯玉4号4个鲜食玉米品种,第二季种植萝卜,分别选择青甜水果萝卜、绊倒驴萝卜、糖脆水果青萝卜、土光萝卜4个品种。一茬作物鲜食玉米播种期为4月中旬前,收获期为7月下旬,二茬作物萝卜播种期为8月上旬,收获期为10月下旬。两季作物生物学性状及产量分析。结果表明,所选的鲜食玉米品种均能够在丹东地区适应一年两季作的栽培模式,其中大黄粘、黄甜糯和金香糯3个中国品种口感均达到了8,韩国品种糯玉4号口感为6,且韩国品种种皮厚度较厚,所以在口感方面不及其他3个中国品种。萝卜产量方面,韩国土光萝卜最高,产量达到6 423.7 kg·(667 m~2)~(-1),绊倒驴萝卜和青甜水果萝卜产量紧随其后,分别为5 196.4和4 170.8 kg·(667 m~2)~(-1),中国品种糖脆水果青萝卜产量最低,仅为2 393.1 kg·(667 m~2)~(-1),筛选出适宜鸭绿江流域种植的两季作的品种,鲜食玉米3个品种分别为大黄粘、黄甜糯、金香糯,萝卜3个品种,分别为青甜水果萝卜、绊倒驴萝卜和土光萝卜,尤其是韩国品种土光萝卜。如果能够引进,将大大提高农民的收入,同时由于糖脆水果青萝卜产量较低,不建议种植。

    2023年11期 No.353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不同烤烟品种在吉林烟区适应性研究

    赵春夺;金江山;黄永成;金洪石;李玉娥;张振;刘士瑶;李虎林;

    为筛选适合吉林省种植的优良烤烟品种,以吉烟9号为对照,选择云烟301、NC102、PVH1452、JY2108、特香301、辽烟22和延安1号进行适应性试验,分析不同烤烟品种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主要化学成分及感官质量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在8个烤烟品种中,延安1号的株高最高,为137.33 cm;云烟301的有效叶片数最多,约为19片;延安1号的产量最高,为3 277.95 kg·hm~(-2);吉烟9号产值最高,为58 119.3元·hm~(-2),其次是延安1号,为54 811.65元·hm~(-2);所有烤烟品种淀粉含量均高于5%;延安1号烟碱含量最高(2.77%);吉烟9号钾氯比低于标准(4%);云烟301、延安1号和辽烟22的香气质、香气量较好;延安1号感官质量分值最高(60.66)。综合说明延安1号适应性较强,吉林烟区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其次是辽烟22和云烟301。

    2023年11期 No.353 56-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绿色植保·防灾减灾

  • 39%氟·松·烯草酮乳油在东北地区春大豆田的应用效果

    罗婵;郭小桐;王宇;丛克强;魏相峰;郭玉莲;

    为明确39%氟·松·烯草酮乳油对东北地区春大豆田一年生杂草的防效及最佳用量,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9%氟·松·烯草酮乳油在有效成分用量为611.0,666.5,722.0和1 333.0 g·hm~(-2)的条件下,施药后30 d,对大豆田一年生杂草总的株数防效分别为93.9%、97.0%、98.7%和99.6%,总草鲜重防效分别为96.0%、98.3%、99.1%和99.8%,与空白对照相比,大豆增产率分别为196.2%、203.8%、204.9%和198.1%。由此可知,39%氟·松·烯草酮乳油在本试验剂量下,于大豆1~2片复叶、杂草2~4叶期进行茎叶喷雾处理,对大豆安全,除草效果好,有增产作用,可作为东北地区春大豆田除草剂使用。适宜的施药剂量为105.0~123.0 mL·(666.7 m~2)~(-1),即有效成分用量为611.0~722.0 g·hm~(-2)。

    2023年11期 No.353 6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氯氟吡啶酯与敌稗茎叶处理对水稻产量及田间杂草防治效果的影响

    刘洋;赵秀梅;王立达;李青超;刘悦;兰英;韩业辉;刘颖;

    为了明确氯氟吡啶酯+敌稗桶混茎叶处理对水稻的安全性及对杂草的防治效果,2022年进行了田间小区探索试验。结果表明,移栽稻田杂草2~4叶期,氯氟吡啶酯(有效成分用量20.0~50.0 g·hm~(-2))+敌稗(有效成分用量1 600.0~4 000.0 g·hm~(-2))桶混在试验剂量范围内安全性较好;氯氟吡啶酯(有效成分用量25.0~50.0 g·hm~(-2))+敌稗(有效成分用量2 000.0~4 000.0 g·hm~(-2))桶混,对移栽水稻田稻稗、野慈菇的防治效果均在95%以上,可以有效防治移栽水稻田禾本科及阔叶杂草,尤其是可以有效防治当地难防抗性杂草稻稗、野慈茹。适宜施药剂量为氯氟吡啶酯有效成分用量25.0~30.0 g·hm~(-2)+敌稗有效成分用量2 000.0~3 000.0 g·hm~(-2)桶混,杂草基数或叶龄小的地块用低量,杂草基数或叶龄大的地块用高量。

    2023年11期 No.353 6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3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园艺·园林·林业

  • 氨基酸水溶肥(含聚天冬氨酸)在温室草莓上的应用效果

    李长明;焦永康;孙晓莉;马伟青;范占权;王春风;韩如梅;

    为了提高温室草莓生产中的肥料利用效率,以河北方舟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氨基酸水溶肥料(含聚天冬氨酸)作为试验肥料,以市售水溶性肥料为对照肥料,在草莓苗移栽定植后通过滴灌系统进行生长期肥料的施用,对温室草莓的整个生长过程、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自现蕾期开始每隔15 d通过滴灌系统施用氨基酸水溶肥75 L·hm~(-2)(处理2)对温室草莓的整个生长过程有促进作用,能明显降低供试温室草莓的死苗率至5.16%(CK为11.43%);同时能促进其营养生长、提高坐果率至73.38%(CK为56.70%)、促进草莓的提早成熟(与CK相比可提前6 d上市),进而提高果实外观品质(单果重与CK相比提高23.94%、畸形果率由11.28%降至5.60%)和内在品质(可溶性固形物提高44.83%,可滴定酸降低29.49%,VC提高31.99%,果实硬度提高31.67%),显著提高了温室草莓产量和经济效益。

    2023年11期 No.353 7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3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无核白葡萄及葡萄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白世践;郑明;户金鸽;

    为促进优质无核白葡萄及葡萄干的生产,以吐鲁番地区主栽鲜食、制干兼用葡萄品种无核白为试验材料,分析生产上常用的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处理(处理A:花前7 d使用80 mg·L~(-1) GA_3、盛花期使用80 mg·L~(-1) GA_3+9 mg·L~(-1) GA_(4+7)+9 mg·L~(-1) 6-BA、花后10 d使用150 mg·L~(-1) GA_3+9 mg·L~(-1) GA_(4+7)+9 mg·L~(-1) 6-BA;处理B:花前7 d使用80 mg·L~(-1) GA_3、花后7 d使用150 mg·L~(-1) GA_3、花后14 d使用100 mg·L~(-1) GA_3;处理C:花前7 d使用50 mg·L~(-1) GA_3、花后7 d使用100 mg·L~(-1) GA_3)下无核白葡萄及葡萄干品质差异。结果表明,处理A的葡萄果穗质量、果粒质量、平均葡萄干单粒质量、葡萄单产和葡萄干产量均显著大于处理B和处理C,且葡萄及葡萄干颜色指标h°值最大,葡萄果穗紧密度适中,果粒大小一致、VC含量最高、肉质脆,所晾制葡萄干呈柱形、颜色碧绿-绿黄、饱满;处理B和处理C较处理A虽然提高了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固酸比、出干率,降低了总酸含量,但产量低,且葡萄及葡萄干颜色偏黄,葡萄肉质较脆或软。综上,吐鲁番地区无核白葡萄使用处理A的方法葡萄及葡萄干品质最优,且产量最高。

    2023年11期 No.353 77-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3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不同类型天山樱桃的抗寒性初步研究

    叶丽努尔·哈德勒;刘璇;王玉萍;满好;周龙;

    为促进天山樱桃的进一步开发利用,以矮生和乔化两种类型天山樱桃的一年生枝条为试验材料,通过人工模拟低温胁迫处理(-20,-25,-30,-35和-40℃),测定其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及丙二醛含量等生理指标,以相对电导率结合Logistic方程测算半致死温度(LT_(50)),进一步通过组织褐变法和恢复生长法,综合评价各参数与耐寒度间的关系,从而评价不同类型天山樱桃的抗寒性。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强度的增加,枝条的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明显升高,当温度达到-40℃时,两者的相对电导率均超过50%,矮生型天山樱桃枝条的半致死温度为-36.81℃,乔木状天山樱桃枝条的半致死温度为-39.91℃,可见两种类型天山樱桃的抗寒性顺序依次为乔木状天山樱桃>矮生型天山樱桃。

    2023年11期 No.353 8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1K]
    [下载次数:2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寒地野生茶条槭组培技术研究

    舒钰;崔岩;

    为了促进寒地野生茶条槭高效、稳定快速繁育,将东北地区丰富的野生槭树属资源用于选育优良彩叶树种,进而缓解我国北方寒地有观赏价值的特色种质极度匮乏的问题。以寒地野生茶条槭为材料,通过试验研究不同外植体采集时间对茶条槭茎段诱导的影响,消毒处理对外植体污染及褐化的影响,基本培养基筛选、细胞分裂素浓度与种类配比试验,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配比试验,探索寒地野生茶条槭的组培技术以及诱导培养基组培最佳配方。结果表明,寒地野生茶条槭组培外植体最佳采集时间为3月;最佳采集部位为下部茎段;最佳消毒时间为3 min;最佳培养基为MS;最佳增殖培养基配方为MS+6-BA 0.50 mg·L~(-1)+IBA 0.20 mg·L~(-1)+NAA 0.05 mg·L~(-1)+2%蔗糖+6 g·L~(-1)琼脂粉,pH6.2,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89%。

    2023年11期 No.353 89-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生态修复视角下的湿地资源修复性评估

    胡雅君;瞿忠琼;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的湿地面积比第二次普查结果减少了3 013.33万hm~2,湿地资源的修复之路已经不容忽视。基于生态修复的视角,从景观生态修复、环境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修复和湿地保护意识4个指标层,对盐城市2010年和2020年的湿地质量进行评估对比。结果表明,2020年湿地质量相对于2010年得到提高,湿地健康状况由受损提高到良好。总体上,湿地生态修复效果的提高主要体现在生物多样性修复、湿地保护意识、景观生态修复三方面。盐城湿地在生物多样性修复方面取得较大进步,其次是湿地原住民湿地保护意识的提高。但是环境质量在空气和水体质量方面退化较为严重。因此,湿地生态修复下一步的工作应重视对空气和水体质量修复。

    2023年11期 No.353 94-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1K]
    [下载次数:3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加工检测·质量安全

  • 大豆蛋白基多孔凝胶球对Pb(Ⅱ)的吸附研究

    刘锋;黄钦裕;陈燕舞;

    为了解决工业废水铅Pb(Ⅱ)污染问题,以海藻酸钠和大豆蛋白为原料,制备了具有多孔结构的大豆蛋白基多孔凝胶球,并用于对模拟废水Pb(Ⅱ)的去除研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比表面积及孔隙分析仪、Zeta电位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多孔凝胶球的形貌、多孔结构、表面电荷和元素组成进行了表征,并探讨了溶液pH、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铅离子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大豆蛋白基多孔凝胶球吸附Pb(Ⅱ)的吸附容量和脱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2.9的条件下,大豆蛋白基多孔凝胶球表面带负电,能够通过凝胶球内部的多孔通道上的吸附位点有效地吸附带正电的Pb(Ⅱ)离子,最高脱除效率可达99%,能循环使用。通过对吸附数据进行3种动力学模型(准一级动力学、准二级动力学和颗粒内扩散模型)和两种等温模型(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的拟合分析,发现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且遵循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机制,最大吸附容量为264.01 mg·g~(-1)。表明,大豆蛋白基多孔凝胶球能对模拟废水中的Pb(Ⅱ)进行高效吸附。

    2023年11期 No.353 100-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4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剥壳与不剥壳处理对方竹笋贮藏品质的影响

    张洪礼;杨芬;刘敏;曾玫桂;杨玉洁;毛建兰;

    为探讨方竹笋鲜笋贮藏品质的变化规律,以方竹笋鲜笋为研究对象,将方竹笋进行剥壳及不剥壳处理在室温条件下贮藏,研究其理化指标及营养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贮藏5 d后不剥壳方竹笋的苯丙氨酸解氨酶及过氧化氢酶活性,较剥壳组高2.74和96.61 U·g~(-1),而剥壳组多酚氧化酶活性较不剥壳组高2.06 U·g~(-1);剥壳与不剥壳处理方竹笋黄酮含量较鲜笋分别增加0.117和0.164 mg·g~(-1),但多酚含量分别增加0.6和0.1 mg·g~(-1),总糖分别较鲜笋降低48.32%和78.07%。不剥壳处理在贮藏5 d时可溶性蛋白含量最低,为23.96 mg,而剥壳处理贮藏3 d时达到最低值,为19.14 mg,木质素及还原糖变化差异较小。相关性分析表明木质素与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氢酶、多酚及可溶性蛋白影响较大,剥壳后方竹笋组织破坏多酚氧化酶与空气中的氧接触极易发生褐变,且在室温条件下两种方式贮藏后方竹笋的木质素含量差异较小,故在短期贮藏时间内不剥壳处理较剥壳处理方竹笋品质优良。

    2023年11期 No.353 108-112+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5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农经·农教·管理

  • 基于清单分析法的河北省农业面源污染时空特征

    王星雨;马艳;

    为了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了解河北省农业面源污染排放特征,采用清单分析法、等标污染负荷法分析了2020年河北省11个行政区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3种污染物的排放量,并建立4个污染账户从畜禽养殖、农业种植、水产养殖和农村生活排污4个污染源计算农业面源污染等标污染负荷,绘制空间分布特征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畜禽养殖排放量为79.779万t,农业种植排放量为0.681万t,水产养殖排放量为4 914.116万t,农村生活排污排放量为113.919万t。2020年河北省农业面源3种污染物排放量分别为COD 4 201.815万t,总氮797.998万t,总磷108.681万t,总排放量为5 108.495万t。3种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由大到小依次为TN>TP>COD,按照污染账户划分为水产养殖>农村生活排污>畜禽养殖>农业种植。经计算可得,唐山市的等标污染负荷最高,承德市的等标污染负荷最低。经过系统聚类分析将行政区划分为重度污染、中度污染和轻度污染三类。河北省整体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较为严重,主要问题地区集中在中部与东部。

    2023年11期 No.353 113-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3K]
    [下载次数:3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我国绿色有机农业的发展思考及黑龙江省发展优势

    徐洪岩;钱春荣;张久明;张明爽;刘丽;张微;来永才;

    随着各个国家绿色有机农业的不断发展与规范,以及国际市场快速对接,绿色有机农产品已经出现了快速增长的态势。面对国内、外绿色有机市场的变化,合理有效的政策、标准、保障措施将成为保障我国绿色有机农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基础。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绿色有机农业发展情况、农业投入品标准体系现状,总结了我国绿色有机农业发展建议,并进一步提出黑龙江省发展绿色有机农业的现状、自然优势及安全生产保障体系。

    2023年11期 No.353 121-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0K]
    [下载次数:4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鹤岗市地理标志农产品网络营销对策

    张长青;由松;

    为提升鹤岗市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影响力,分析了当前鹤岗市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网络营销存在的信息化程度较低、网络渠道不畅、品牌认知度低等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包括提高农产品地理标志信息化程度;拓宽网络渠道,建立与大型电商平台的合作关系提升产品的推广力度;创新营销模式,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定制化生产和个性化服务,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加强对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建设,提高品牌知名度,增强产品的竞争力。

    2023年11期 No.353 128-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K]
    [下载次数:3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应用型高校中药实训基地建设路径

    郑永春;张影;宋宇鹏;

    加强实训教学基地的建设既是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应用型高校开展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重要途径。在学校转型发展和耕读教育背景下,结合市场经济对中药人才的需求,分析了应用型高校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通过中药耕读实训基地平台的建设、校外实习+课程实践+创业训练的“三位一体”实训教学新体系的构建、高水平“双师双能型”教师团队的培养、实训基地管理模式的更新、实训基地评价体系的完善及优质社会服务的开展等方面探索中药实训基地建设路径,有效提升了高素质中药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应用型高校的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进程。

    2023年11期 No.353 134-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动物营养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

    毕重朋;董娜;窦秀静;单安山;贾烁;

    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本文以东北农业大学动物营养学专业课程为例,根据专业课程特点从课程建设目标、建设思路、建设内容等方面,对动物营养学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概述。将思政教学元素融入专业课程之中,使思政育人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不仅能让学生掌握解决相关的专业知识,还能提高其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以课程思政为载体,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理想信念教育、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美德、职业文化和工匠精神等有机融入教学全过程,实现教学思政一体化。坚持守正创新,持续有效推进课程改革,为新时代培养出更多适宜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2023年11期 No.353 139-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昆虫几丁质合成酶B基因的研究进展

    王晓曦;刘兴龙;王宇;王克勤;樊东;

    几丁质是昆虫的主要组成成分,由于几丁质不存在于植物和无脊椎动物中,被认为是环境友好型农药的设计靶标。几丁质合成酶B是几丁质合成路径中的最后一个关键酶,近些年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内容。根据国内外对昆虫几丁质合成酶B基因功能的研究,综述了几丁质合成酶B对几丁质合成的调控研究进展,包括时空表达特性、基因功能、基因在害虫防治中的研究、并对RNA干扰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进行了展望。

    2023年11期 No.353 144-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下载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低洼易涝区耕地改良研究进展

    赵月;姬景红;郝小雨;刘双全;郑雨;马星竹;

    低洼地是地势较低的一类耕地,其易受涝渍影响,土壤生产力低,作物产量低而不稳,是典型的中低产田,提高低洼地生产力对粮食稳产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文献汇总,分析了当前我国低洼易涝区涝渍胁迫的形成原因和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表明涝渍胁迫改变了土壤的通透性、酸碱度以及土壤有机质含量等理化性质,影响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活性,抑制作物根系、叶片等器官的发育,进而导致作物减产;同时,从农业措施、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3个方面,总结了机械改土、栽培措施、秸秆还田、轮作、有机肥施用、田间排水(暗管排水、明沟排水和鼠道排水),以及选育耐涝渍种质资源等技术对低洼易涝区耕地的改良效果,并提出研究展望。

    2023年11期 No.353 151-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